民俗文化开学第一课教学回顾

      2018年9月22日,新一学期的文化课终于开课了!为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相互尊重”、“确保安全”、“担当责任”这三条原则,又一次成为课堂的重中之重。孩子们通过学习这三条原则、课堂规则及手势,并结合互动实践,深刻地体会到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对每位学习者来说是多么重要。
       “王老师说,......”的互动,让孩子们想起Simon says的游戏,通过饶有趣味的游戏方式,帮助孩子们把枯燥的规则熟记于心。


       因为课程场地的变动,第一次带孩子们来到Lobby做伙伴圈内话的互动我心里还是有些打鼓的。但后来的尝试让我发觉,换一个环境的互动学习,对孩子们还是十分有益的。
       我们从彼此相互介绍中英文姓名,到分享为什么来学民俗文化课,最后又交流了自己最想了解的“中国”相关话题。这样真实的中文交流机会,不仅拉近了孩子间的距离,也让我更加了解了他们前来学习文化的动机与真实想法。有的同学说来上课是爸爸妈妈让他们来的,也有同学想通过课程交更多的新朋友。对于最想了解的话题,有想更多了解中国传统游戏的,也有想学习更多汉字的。还有同学希望更多当下的节气,以及节日节气中有趣的事。看来孩子们对接下来的课程还是十分期待的!
       热身之后,我们一起讨论了,来上民俗文化课学些什么,也就是“民俗”的形成与含义。每学期都有新的同学加入,得先来说说“俗”这个会意字的由来与意义。本学期我带来“缅甸长颈族”及“傣族泼水节”两张图片,来与孩子们探讨“民俗”。


       关于中秋节的由来,我是从“仲秋节”的说法切入展开的。“孟、仲、季”为古时农历中一年每季对平分三段的说法。农历八月也就是中秋八月十五,恰值“仲”,又因其为秋季之中,故称“中秋”。
       关于中秋节的由来,有不少神话传说,我取了唐玄宗游月宫的故事与孩子们讲述。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也反复回味中秋与玄宗游月之梦的关系。    
       此处讲述的故事,我在本节课后的拓展练习中安排了亲子阅读,希望对唐玄宗游月故事中所听闻的“霓裳羽衣曲”进行文化知识的扩展。家长们可以结合课上的故事,以及我上周末发布的视频(霓裳羽衣舞),与孩子们进一步讲解关于霓裳羽衣曲的历史典故与特征。



      最后,我结合中秋月饼的特色,选取了一首儿时的经典童谣——“爷爷为我打月饼”。课上我们讲述了这首童谣的背景,给孩子们播放了《啊!摇篮》关于打月饼的选段,也学唱了第一段歌词。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有孩子用心观察到影片中罗爷爷为孩子忍住病痛教孩子们做月饼的细节,还记住了罗爷爷手中用来打月饼的模子,十分感兴趣。于是,我与孩子们分享了北方人中秋用来做月饼用木制月饼模子脱模的习俗,在场的孩子们无不记忆犹新。有位孩子在放学之后还想留下来亲手摸摸这神奇的月饼制作模子,希望自己也能有一个,体验亲手打月饼。

       在世界文字史上,曾经有一段用粘土版来书写文字的历史,正如中国汉字载体的历史,从龟壳兽骨、树皮、各类器具、纺织品,最终到纸的演变一样,这对汉字的演变与传播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课程的最后,我让孩子们尝试用粘土按笔顺写“中”、“秋”、“月”、“饼”四字。作为拓展练习的一部分,孩子们还可以尝试用粘土做月饼,并实现月饼上习字。这些设计,是希望他们通过自身的真实体验,对中秋节产生亲切感与兴趣。也为下节课主题相关的汉字说文解字讲解打下一定的基础。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中秋节习俗主题教学回顾

民歌与舞蹈之走遍北方教学精彩回顾

冬至节气主题教学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