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主题教学回顾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在国内成长的孩子们眼中可能会很熟悉。根据我儿时的记忆,到处一片深秋落叶美景。路边还隔三岔五会遇见平板车推来的插有小红旗的重阳糕,登高望远,细品菊花茶,一家人出门赏秋叶菊花也是常事。但在海外,这样的节日气氛就少了很多。所以,我特意在寒露主题一结束安排了重阳节主题,旨在我中国传统节日与当下节气相关联,让孩子们更深刻地体会其中的连结。         
        在本节课的课前练习中,我设计了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节气盘,让孩子们根据所学的节气进行填空。目的在于通过节气盘所标明的每个节气在一年四季中的分布,帮助孩子们整体认识二十四节气概念。与此同时,我还给孩子们配了一张二十四节气的中英文对照表。让孩子们自己根据日期,判断当天所处的节气。刚刚加入的孩子们可能还没有特别深的印象,但也开始逐步关注与熟悉,对已跟着学了三个学期的孩子们,这个练习可以帮助他们加深理解。



         在观察与分享环节,我首先带着孩子们用“你演我猜”的形式复习了上节课中所学的“寒”、“露”相关的词汇成语。让我没想到的是,大多数孩子都能记忆犹新,而且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字词的意思。其中,邓嘉闻给大家猜的“露马脚”、李奕瑄给大家猜的“寒冷”、莫灵茜给大家猜的“饥寒交迫”被演绎得特别生动。这些表现说明了孩子们不仅上课认真听讲,回家还认真复习了,现场反馈的效果可想而知。
        除了复习,本节课我们还首次实行了以孩子为主导的节气自然观察与分享部分。从孩子们的分享中,我了解到爸爸妈妈都有用心带孩子们去观察并做了充分的准备。

        李奕瑄的土豆和葵花子的分享得到了在场大多数孩子的积极响应。她对“土豆”的描述十分贴切(见白板气泡图)。不过,在“土豆是否作为种子繁殖"这点(土豆属于块茎繁殖,李奕瑄描述如何埋土等待发芽十分详细),大家都纷纷提出各种问题。


        邓嘉闻的四格种子放置法,让我们学习了他妈妈教他的种子分类与保管方法。他分享的种子大多是属于被包在果肉果皮里的“被子植物”,并对梨的种子与苹果的种子设别特别用心。蒋天茹和李海琪则从大自然带来了好几种不同的种子。并给大家展示了“蕨类植物”(特殊非种子繁殖的孢子类植物)长在叶片背面的孢子群。杨沐辰给大家带来的关于种子的绘本,他很想把每个细节都分享,但由于时间限制,他挑选分享了自己最喜欢的蒲公英的种子与传播方式,以及松树的种子——松果。在场听的同学们也都十分积极踊跃提问,并帮忙回答问题。民俗课俨然变成了植物课,这个时刻,我们便适时打住......
        回到课堂,我接着孩子们分享的内容,将重阳节的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包括敬老的习俗讲述了故事。对于各种故事人物与情节,孩子们都听得津津有味。这个环节不仅为最后期末作品展示做铺垫,还作为语言学习中跨学科学习的大胆尝试,有一定的教学意义。


        一提到植物,由于之前节气的观察与分享,孩子们都会用植物学家的眼光展开学习。例如,说到重阳节佩茱萸习俗,对于“茱萸”长什么样子,从哪里能看到等问题,孩子们总是乐此不疲。不过,这次的教学重点在于理解重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俗,因此,我把“重”字与“九”字的关系,“高”字与“糕”字的关系帮助孩子们一起深入讲解与理清。


        习俗讲解后,我们学习了“重”、“阳”相关的词汇成语。孩子们因为看到我配的动画图片,对于“阳关大道”十分感兴趣,问题也多多。“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这句俗语,我选择从《西游记》片段的由来讲解,因为这里不少孩子对这部经典很感兴趣。这里的“阳关”表示“光明大道、越来越宽阔”的意思。与西游记里九九八十一难,每闯一关都需要“阳关打印”的含义相同。课后复习时,家长们可以结合一些类似片段帮助孩子们回顾复习。
       

       课程的最后,我把重阳节最经典的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授给孩子们。通过所学习俗帮助他们理解诗词大意,通过舞蹈与音乐方式引导孩子们找到诗歌的韵律,并帮助记忆,孩子们都十分喜欢,也很享受!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中秋节习俗主题教学回顾

民歌与舞蹈之走遍北方教学精彩回顾

冬至节气主题教学回顾